前段时间,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实践中心、县教委、县妇联等联合开展了2020年巫山县“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从全县推荐申报的109名好少年中,评选出了35名“新时代巫山好少年”。近期,将陆续进行宣传报道,为广大未成年人树立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示范引领青少年向上向善向美,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身边的榜样——新时代好少年(之一)
向鸿:带着梦想勇敢飞
今年14岁的向鸿,是三溪初级中学初二的学生,也是一位阳光开朗、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在学习生活中,向鸿刻苦勤奋而无比执着,是同学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学霸”。同时,坚持全面发展,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是个多才多艺的“小才子”。
初二时,班上同学的英语听力和阅读能力下滑,作为科代表的向鸿,每天提前十分钟到教室播放听力音频并制定了每天练习听力三十分钟和每天练习一篇阅读的计划。慢慢地,班上同学的听力和阅读有了很大的提升。而数学科目也新增了几何内容,部分同学学得比较吃力。作为班长,向鸿“临危受命”兼任了数学科代表,当起了老师的“好帮手”。
向鸿还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个热心公益的“好暧男”。以前,他家隔壁住着一位老奶奶,因为年老体弱,腿脚不便,向鸿常常帮老奶奶楼顶上的菜地浇水、除草,让老奶奶开心不已。
向鸿常常在心底跟自己说:“一定要把帮助他人、孝敬老人,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作为一生的追求,一路坚持下去。”
熊婧妤:有我在,笑声不会断
“班长,这道题怎么做”“班长,这个单词咋读”“班长班长……”在她的班级,经常会听见这样的声音。
她就是白坪初级中学八年级1班班长熊婧妤。
在学校上课时,熊婧妤是一个全心专注的学子,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和其他同学抢着回答问题,一只手举高了不算,得两只手。
在日常生活中,熊婧妤是个值得信赖的朋友,同学们有心事和她说,她也会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同学间有小矛盾,只要她一出面,啥事儿都云淡风轻了。
一个周末的下午,熊婧妤和同学一起出去逛街。回家途中,看见一位老人颤颤巍巍的翻着垃圾箱。她掏了掏口袋把准备买面包的钱,塞给了老人。
“小姑娘,我不能要你的钱,你是学生,还没有赚钱能力。”“没事儿,爷爷,这是我自己生活费里攒的。”老人执意不要钱,熊婧妤一溜烟跑了。
在班上,同学们总开玩笑说:“班长成绩好,交际能力棒,老师还喜欢,比不得,比不得。”“来来来,咱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熊婧妤总是乐呵呵的说。
熊婧妤就是这么善良大方、开朗活泼。有她在的地方,笑声总不会断。
张恒铭:独立自主中成长
今年9岁的张恒铭,是福田小学三年级5班的一名学生。
2017年,张恒铭的弟弟出生。年仅6岁的他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开始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并主动帮妈妈承担家务。从6岁半到现在,张恒铭学会了洗袜子、收拾房间、做早餐。每天做这些家务,他从来不觉得脏和累。
在课堂上,张恒铭总是认真听讲,积极大胆举手发言,对于没弄懂的问题先是和同学讨论,然后向老师请教,直到弄懂悟透为止。为了汲取更多知识,只要有时间,他都会读课外书。《十万个为什么》《不一样的卡梅拉》《米小圈上学记》……
除了爱学习,张恒铭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参加过校园歌手大赛、演讲比赛,多次参加校园节目主持、小小播音员等。
张恒铭还非常善良,每次在街上遇到乞丐,哪怕是一直积攒下来舍不得用的零花钱,也要拿去献爱心。不管是在公园,还是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总是主动让位。
“小荷才露尖尖角”。张恒铭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农村孩子的乐观、独立自强!当身边的人竖起大拇指夸他时,面对大家的夸赞,他总是默默低下头,一笑了之。
易唐玲:志存高远的优秀少年
初见河梁初级中学的易唐玲,给人感觉如沐春风。她是一个自信乐观、乐于助人、阳光自信、多才多艺,志存高远的优秀少年。
在学校,易唐玲尊敬师长,恪守本分,不仅积极完成老师交给的工作,而且能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在班上,同学有不会的题来问她,她总是耐心地为同学解答。老师在她的位置旁边安排了一位学习不太好的同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她帮扶同学,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在生活中,她乐观开朗,阳光自信,懂得用宽容的胸怀去包容他人。为班上的黑板报、艺术墙选材料、画图案;为同学讲解习题,修改作业,毫无怨言。
不仅如此,每当同学或朋友有心理问题时,她也会帮忙开导。一向活泼开朗的“开心果”小毛竟一反常态的沉默不语。易唐玲从同桌口中了解到,因为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加上思想压力大,就变得安静了。得知原因后的她安慰小毛:“只是一场考试而已,证明不了什么,赶紧调整好心态,面对下一次考试。”,在易唐玲的鼓励和帮助下,小毛很快走出了学习低谷期。
除了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外,易唐玲兴趣广泛多样,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她酷爱舞蹈,绘画和篮球。丰富的课余爱好,使她进一步充实了自我,陶冶了情操。
伍龙冰:点亮属于自己的烛光
她酷爱美术,曾几度获得学校的美术冠军。瞧,教室后面栩栩如生的黑板报,就有她的一份功劳。
她就是两坪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伍龙冰。
伍龙冰笑起来并不明显的酒窝,让自己春风沐浴般开朗。然而,她这积极乐观的背后却有着不幸的家庭。在她只有八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爸爸为了她出远门打工赚钱。从小,她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年迈的爷爷奶奶种了3亩多地,佝偻的身躯着实让人心疼。伍龙冰明白爷爷奶奶的不容易,所以她更加尊敬和孝敬爷爷奶奶,时不时还帮他们倒水洗脚,做家务事。
疫情期间,伍龙冰当了一回“小老师”。那天,她刚起床,邻居家的小妹妹就来到她家,请教不会的数学题。伍龙冰不厌其烦的讲了一遍又一遍。最终,小妹妹恍然大悟,笔尖飞快的从纸上动了起来。“下课”后,小妹妹笑着和她说再见,便跑回了家,看着小妹妹如此高兴,她心里多了几分轻松,还甜滋滋的。
这就是伍龙冰,一个爱帮助人的她,一个平凡而又坚强的她。相信在未来,她将靠着自己这点,努力走向属于自己的舞台,点亮属于自己的烛光。
罗彩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今年11岁的罗彩玲,是龙井小学四2班学生。
小小年纪的她,曾在县第二届“小梅花”戏曲进校园绘画竞赛中获一等奖,舞蹈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在“向伟大祖国70周年华诞献礼”个人艺术展演大赛荣获一等奖。被评为县“优秀少先队员”“十好少年”“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刚进入小学时,罗彩玲就能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平时的学习中,她优秀的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她处处以身作则,不仅在行为规范上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还全力协助老师管理班级,是老师最得力的“小助手”。
在学习中,不耻下问是罗彩玲的好习惯。她总是有着一股钻劲儿,坚决不向任何一道难题低头。当然,每当同学学习上遇到困难,她总会耐心地尽其所能,认真讲解。
当然,罗彩玲在体育、艺术方面全面发展,多次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取得不错的成绩。不管风霜雨雪,勤奋刻苦是她的学习常态,她总是说:“要做,我就要做到最好。”
陈怡帆:立志向善的新时代好少年
陈怡帆是南峰小学六年级3班的一名学生。他是一个热爱祖国、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在学校里,陈怡帆遵守纪律、勤学好问、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陈怡帆非常喜欢阅读。从《中国古诗词大会》《中国二十四节气》《四大名著》《中国史》中汲取正能量,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他擅长绘画,还喜爱象棋、篮球、吉他,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积极向上的学生。
“孝要从内心深处自然流露,敬要从一言一行中体现。”陈怡帆这样说,也这样做的。
在家里,他总是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扫地刷碗、叠被洗袜。由于奶奶身体半边瘫痪,行动不便,从他懂事起,就经常给奶奶做腿部按摩,以缓解奶奶的疼痛。当父母下班累了,他还去给父母捏捏肩、捶捶背,他的懂事总是让人欣慰。
陈怡帆从小心地善良,遇到有困难的人,总想着怎么去帮助别人。学校开展的每一次“献爱心”活动,他都会捐出自己积攒的压岁钱,去帮助别人。
乖巧懂事、体贴孝顺、立志向善的陈怡帆,真不愧是一名新时代好少年。
何俞龙:无所不能的“小超人”
何俞龙现就读于平湖小学三年级。他诚实谦逊,聪慧乐观,勤奋好学,既孝顺父母又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和学校活动,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学习上是“排头兵”。何俞龙在学习上严于律己,能做到课前主动预习,将不懂的问题罗列出来;上课全神贯注,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发言;下课虚心向老师请教,积极和同学讨论不懂的问题。
助人上是“小雷锋”。一天下午,同学们都在认真做作业,细心的何俞龙发现陈烁帆“无所事事”,经询问,原来是陈烁帆的钢笔没有墨水了。何俞龙立马拿出自己的新钢笔给他用。他还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对同学不懂、不理解的问题,他像“小老师”一样耐心讲解。
爱好上同“蜂采蜜”。在学习之余,他还爱好打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跆拳道等体育运动。坚持学习架子鼓打击乐的过程中手磨破皮了、起茧子了,都没有放弃。
在家里是“小书虫”。只要有一丁点儿空余时间,他都是把课外书拿在手里,有时候饭端上桌了,都不愿把书放下,叫他停下休息一会儿他总说“马上”,可没等多一会儿书又拿在了手里。到现在已经读过如《狼王梦》《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十万个为什么》等众多课外读物,通过阅读积累了大量词汇,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许多课外知识。
在社区是“小义工”。何俞龙热衷公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2019年暑假参加了县图书馆举办的“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的社会实践活动。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同时,他坚持每天义务拾捡小区垃圾,净化小区环境。
( 记者 向君玲)